電子信息與光學工程學院黨委實驗中心黨支部、電子信息工程系黨支部 庚子年冬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迅速席捲全國,黨中央第一時間啓動應急反應機制,以人民羣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為根本,全國範圍內暫時性停工、停產、停課。在“抗擊疫情,全力保障在線教學質量”的總體要求下,電子信息與光學工程學院實驗中心支部、電子信息工程系支部,認真落實黨中央、天津市委指示精神和學校疫情防控領導小組的工作部署,強化政治意識,提升政治站位,深入研究,精心組織,以“智慧教學戰疫情,把實驗室帶回家”為主題聯合開展黨日活動。 支部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周密謀劃教學預案,統籌線上教學工作,探索變革創新,強化協同育人,實現了學生“一人一策”、教學“一課一策”,彰顯了教師黨員的責任擔當。支部共計23名教師黨員、1名入黨積極分子與2名羣眾教師代表參加了此次活動並在此次實踐中作出了突出貢獻。 創新探索 破解雲教學困境 圖1 數字電子技術實驗教學團隊為學生分裝大禮包 4月29日,支部以“數字電子技術實驗”課為突破口,自主設計安全便攜的實驗教具,為學生打造實驗家庭工坊,將254件承載戰疫責任與育人使命的快遞發往地處天南海北的2018級電光學子家中,實現遠程教學、居家實驗。雲實驗、郵寄“實驗室”的嘗試,實現了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不斷線,探索了“雲時代”工科實踐教育新路徑。 圖2 學生創新能力培養不斷線 實驗線上教學雲課堂 春季學期支部共涉及28門本科生理論與實驗課,老師們凝心聚力,仔細梳理各課程的教學特徵,不斷論證其在線教學可行性,每門課程都制定了多條教學預案,以保證隨時復課條件下都能順利開展教學,實現在線教學全覆蓋;對學生的學習條件和學習方案進行摸排,制定不同學生的學習方案、學習計劃,就連遠在港澳地區的學生,支部也想方設法、幾經周折將“實驗家庭工坊”寄送到學生手中,確保在線學習“不落下一個學生”。 育人為本 用好思政大課堂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要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戰疫也是一堂思政大課,支部黨員經過精心研究設計,以“現代信息技術實驗”課為例,在無人機控制實驗的講授中,穿插無人機在戰疫中發揮的關鍵作用,同時援引錢學森、潘厚仁、孫家棟等卓越科學家的典型案例,點贊他們篳路藍縷、艱苦奮鬥,為民族復興、國家富強殫精竭慮的奉獻精神,把科研報國貫穿教學全過程。 課後不久恰逢中國航天紀念日,2017級通信工程專業本科生陳嘉航道出最真實的感受,“越長大越感覺唯有為了民族復興大業奉獻青春,克服一切艱難險阻的人和精神才最讓人感動、最值得追逐”。 對標爭先 合力篤行守初心 圖5 疫情環境下高校理工科在線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研討會 5月6日,支部開展“不忘初心,師生合力戰疫情;不負韶華,公能篤行護良才”主題教學研討,交流大家對課程建設、教學質量監控、學生積極性調動等的建議,圍繞戰疫期間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如何在一線教學中發揮先鋒模範作用,暢談自己的思考和體會。黨員教師充分利用疫情防控期間在線教學的經驗,將教學實踐轉化為推動教育改革發展的重要機遇,更加堅定要打好這一場“學習革命”之戰,推進教育理念革命、課堂革命、方法革命。 主題實踐活動建立了長效的聯動機制。在打造一套具有銜接性、通用性、整合性和創新性的貫穿式課程實驗平台,營造創新無邊界、思維無界限的人才培養生態方面起到關鍵作用。在雲課堂+混合式金課建設與改革、大中小學生科技訓練營等教學培養方面都可以得到深度的融合。推動專業學科交叉融合,更好推動技術下鄉,精準助學和精準扶貧,為打贏脱貧攻堅戰,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提供更加堅強有力的智力支持。 學生髮展 精準施策促成長 支部緊密結合工作實際,牢牢把握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以學生受益發展為本。學生在收到課程“大禮包”的時候,紛紛發表感慨;在課程中瞭解到所學的知識在祖國的戰疫中起到關鍵作用時,激發起了更強的學習報國熱情。家在新疆的2018級本科生阿麗米熱説:“從天津到新疆,五天的郵寄路程承載着老師們對於教學的嚴謹精神、認真態度。讓我深深感動的同時,也激發了我作為‘今日少年,明日脊樑’的使命和擔當。我們一定不會辜負老師、學校和國家的培育,定將加倍學習,努力回報母校、回報社會、回報祖國!” 圖4 學生收到大禮包時的熱烈反響 主題實踐活動從課程解讀、教學設計、課堂教學策略等多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支部孫桂玲老師作為學院班子一員,帶頭樹立“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的政治意識,有針對性的開展工作,曾代表學院在學校彙報了我院疫情期間線上教學經驗。支部張穎老師等教師代表還參加了全國高校電工電子基礎課實驗教學案例設計競賽並取得了1項國家二等獎、2項華北賽區二等獎的優異成績。從各個角度充分發揮了教師黨員的先進性、模範性和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 圖3 社會各界關注肯定 各大媒體爭先報道 本次主題黨日活動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關注和肯定,天津日報、每日新報、天津工人報、新京報、新浪網、鳳凰網、搜狐網、騰訊新聞、新浪微博、幹部培訓網、中國戰略新興產業網、南開新聞網等各大媒體紛紛報道,兄弟院校競相點贊。 (該活動獲評南開大學2019-2020年度“創最佳黨日”活動一等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