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開新聞網訊(通訊員 張樹楠 李曉娟 攝影 馮歡 楊迪)2020年最後一天,南開大學文學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傳統文化與智能交互實驗室裏,“實用攝影技能與圖像應用能力培養”課的學生們,共同“揭祕”了“傳播意圖與視覺表達”眼動追蹤實驗的最終結果,使實用攝影課上的理論知識,成為以視覺化方式存在的量化數據,呈現在學生面前。  學生實驗過程 一週前,教師以三個攝影項目為基礎,以“傳播意圖與視覺表達方式”為目標,分五組學生參與了此次實驗。這是在大學本科生攝影教學中眼動追蹤技術的首次應用。 《實用攝影技能與圖像應用能力培養》課,是文學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教師張樹楠開設攝影通識選修課,課程旨在通過拍攝、編輯、傳播與呈現等環節的學習,培養學生用圖像傳達信息、正確使用視覺資訊的觀念和能力。在課程後半部 “照片傳播與呈現”的教學中,針對學習難點,以研究“傳播意圖與視覺表達”為目標,在教學中應用眼動追蹤技術,將感性認知的客觀可視化,啓發、引導學生對攝影作品的傳播力進行思考與圖像化探索。  教師講解數據可視化傳播效果研究的方法與實踐過程 文學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是新文科教學的先行者,“實用攝影技能與圖像應用能力培養”自2018年起,即已在教學中採用中心自主研發的會議攝影虛擬仿真實驗培養學生綜合實用攝影能力;本次“傳播意圖與視覺表達”眼動追蹤實驗,把高水平科研反哺本科教學,將新技術應用於傳統人文社科教學,是新文科建設目標下的又一次創新。 |